【研报】民企参与军工专题研究,优选平台型公司(37页)
政策之火点燃“民参军”燎原之势
我国军工行业长期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发展,通过不断地政策创新和机构调整,军工行业的效率持续提升。然而,在世界武器装备技术飞速发展和国防经费有限的双重压力下,计划经济体制的瓶颈逐步显现,军工行业急需加快改革力度、向市场化转型迎接挑战。
“军民融合”政策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军工技术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将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引入军工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为军工行业带来新的活力,降低国防费用的支出,促进国防工业的发展。
2005 年以来,国务院、科工局、总装备部相继颁布一系列政策、法令促进军工体系向民营企业开放,打破了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的资质壁垒,鼓励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参与到军品生产供应体系中来。军工行业的长期壁垒带来的高毛利率属性对民营企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吸引力。
行政壁垒打破使得“民参军”浪潮迅速升温,一股新的民营力量迅速涌入军品生产供应体系。粗略统计,我国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民营企业已经超过1000 家,其中在已经实现军品收入和存在具备与军方合作预期的上市企业也已经接近100 家。
国防费用稳定持续增长
为打造领先的军事实力,提高我国军事震慑力,我国的军费支出持续增长。2000 年以来国防费用保持每年增速保持在15%左右。2014 年,国防费预算已经达到8082 亿元,占到了GDP 总额的1.27%。然而,我国军费支出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美俄的国防费用支出均达到该国GDP 的4%左右,沙特阿拉伯军费支出占比超过了9%,我国军费支出比重刚刚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