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东南亚金融危机启示录-世界闯荡,谁能无恙(25页)
泰国:经济与金融脆弱性的综合体。直至97 年危机爆发前,90 年代的泰国都称得上是新兴市场的模范生。然而,高增长背景下,泰国在实体和金融领域已经呈现出极高的脆弱性,表现在五个方面:1)经常账户逆差扩大,国际收支脆弱。危机之前,伴随制造业升级,泰国出口快速增长,但经常账户并未改善,逆差进一步扩大至GDP 的8%以上。2)汇率盯住美元,出口竞争力受损。美国94 年重启加息周期,固定汇率令泰铢被动升值,日元95-97 年贬值34%,进一步削弱泰国出口竞争力。3)大规模举借外债,弥补经常账户赤字。泰国在90 年代初推行资本账户开放,外债规模迅速增加,96 年底外债与外储之比超过3 倍,其中短债占比超过1 倍,流动性风险骤升。4)银行业激进开放,资本外逃存隐患。泰国90 年代初推出“曼谷国际金融便利(BIBF)”,97 年中银行业借入外债达全部外债的47%,且多为短债,为日后资本快速外逃埋下隐患。5)资产泡沫破裂,加剧银行业损失。银行信贷推高泰国股价房价,96 年、97 年起,股价房价相继崩溃,成为危机的导火索,并加剧银行业资产损失和货币紧缩。
危机的传导:脆弱性的影子。97 年7 月泰国爆发危机后,迅速传导至马来西亚、印尼和韩国等国家,这些经济体身上,都有泰国脆弱性的影子:马来西亚开放度极高的股票市场吸引了大量短期外资流入,96 年底外资持股余额达到外储的1.12 倍,终于酿成危机。印尼依靠大规模举借外债来维持国际收支的脆弱平衡,96 年总外债和短期外债分别达到外储的7 倍和2 倍,高额外债主要由政府和企业举借。韩国外储稀少,国际收支脆弱,但放松金融体系短期资本流入令银行业短期外债达到外储的2 倍(97 年6 月),最终不堪重负,韩元3 个月内贬值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