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乙醇化工深度报告(32页)
我国燃料乙醇市场空间巨大,长期来看拥有近940万吨需求缺口。燃料乙醇能使汽油燃烧更为充分,同时抗爆性好,在全球得到广泛推广。2016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仅为260万吨,与美国4266万吨、巴西1744万吨的消费量相比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期来看,能源局“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400万吨,较目前增长54%;而长期看以汽油10%添加比例测算,相比当前有近940万吨的乙醇需求缺口。此外,乙醇进口关税上调、乙醇汽油试点推广都将对国内燃料乙醇需求形成利好。
煤制燃料乙醇成本优势明显,比生物质乙醇成本领先300元/吨至800元/吨。我国燃料乙醇分生物质乙醇和煤制乙醇两条工艺路线,按完全成本测算生物质乙醇成本在4700-5600元之间(G1代4709元/吨、G1.5代5275元/吨、G2代5588元/吨);而煤制乙醇成本普遍在4000-4200元之间(IFP合成气直接加氢4071元/吨、浦景化工醋酸直接加氢4084元/吨、延长兴化醋酸酯加氢4201元/吨、中溶科技醋酸酯化加氢4104元/吨),即使考虑粮食乙醇补贴和消费税减免等因素后,煤制乙醇仍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成本差至少在300元/吨左右,最大可达约800元/吨。
生物质乙醇补贴下滑,煤制乙醇凭借成本优势有望崭露头角。未来生物质乙醇可能面临以下风险:(1)财政补贴不断下滑,粮食乙醇补贴已经从2005年的1883元/吨降至2016年的无补贴,盈利可能受损;(2)农业供给侧改革驱动玉米去库存,玉米价格若触底回升将提高玉米乙醇成本;(3)木薯乙醇原料主要依靠进口,受国外关税影响较大,而纤维素乙醇的酶技术仍待突破。反观煤制乙醇即使在没有补贴情况下仍具有竞争优势。此外,未来生物乙醇和煤制乙醇的产能比约为3:1,我们判断煤制乙醇企业间竞争将不会过于激烈,而更有望凭借成本优势替代规模更大的生物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