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肝癌药物治疗及药物研发现状(43页)

我国肝癌流行病学研究:高发性肿瘤。肝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HCC)约占90%以上。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第6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其恶性程度高,在肿瘤相关病死率中居第2位。在中国,肝癌(HCC)每年发病46.6万人,死亡42.2万人,均位居全球第一。HCC发病隐匿、侵袭性高,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加上常合并有基础性病变,若不经治疗患者整体平均生存期仅为3-6个月。 药物治疗现状:早期局部治疗,后期方案选择有限。早期阶段的肝细胞癌可通过多种手段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术、无水乙醇注射术、化疗栓塞治疗等等。肝癌患者中,仅有20%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但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不理想,>70%患者在5年内出现复发。同时,超过80%患者一经发现就属于晚期,治疗方案选择非常有限,预后较差。目前,HCC的一线治疗药物少,可选方案有限,客观缓解率低,生存获益有限。一线治疗失败后,二线治疗捉襟见肘,药物可及性差。 索拉非尼:多靶点酪氨酸酶抑制剂+一线用药。索拉非尼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由拜耳研发,2005年获FDA批准上市,2006年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进入中国市场,用于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肝癌患者。作用机制: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由于受到竞品冲击,2016年开始,索拉非尼全球销售额走“下坡路”,2018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7.12亿欧元,同比去年下滑14.63%。反观国内市场,索拉非尼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仍保持稳定增长,被纳入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后实现了进一步放量,2017-2018年样本医院分别实现销售额1.95亿和3.61亿,同比分别增长7%和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