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EGFRTKI国内第一大癌症造就百亿市场(44页)
激酶是催化高能供体分子(如ATP)将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底物的酶。激酶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蛋白激酶、脂肪激酶、果糖激酶和突变型激酶,包含CK1、AGC、CAMK、CMGC、GYC、TK、TKL、STE、Atypical等。蛋白激酶是关键的酶家族,能够催化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该过程是神经信息在细胞内传递的最后环节,可导致离子通道蛋白及通道门的状态变化。激酶介导的信息传递途径的异常调节可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紊乱等多种重要疾病。
蛋白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 TK)可分为受体型(receptor tyrosinekinases,RTKs)与非受体型(non-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两种类型都能够催化ATP上γ-磷酸基团转移至蛋白酪氨酸(Tyr)残基上并使其磷酸化。这一过程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死亡等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类基因组中,共有58种受体型和32种非受体型。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常见的包括EGFR、PDGFR、FGFR、VEGFR、NGFR等,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包括JAK等。
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中文名称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是ErbBs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ErbBs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包括ErbB1、ErbB2、ErbB3以及ErbB4。EGFR又被称为ErbB-1或HER1,是原癌基因c-ErbB1的表达产物。它是一个由118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跨膜糖蛋白,分子量为170kDa。像所有RTKs一样,从N末端到C末端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结构组成:胞外区(EC)、跨膜区(TM)、胞内区(KD)。EGFR的胞外区可以进一步分为四个子域分别为I,II,III,和IV区。EGFR的胞外区和配体的复合物晶体结构研究表明I,II和III区形成一个口袋,配体可以结合到这个口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