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基因治疗专题(41页)
基因治疗作⽤机制。基因编辑(CRISPR/Cas9):Cas9 蛋⽩在gRNA的导向下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到达不同的靶部位,切割靶基因来对基因进⾏定点的精确编辑(⽐如删除),从⽽实现对患者基因组本⾝“错误”基因的改变与修正。基因增补:将外源基因导⼊病变细胞或其它细胞,其表达产物能修饰缺陷细胞的功能或使原有的某些功能得以加强,是⽬前已上市和实验中的基因疗法最主要的作⽤原理之⼀。基因抑制:利⽤反义技术、核酶技术或基因敲除技术(knock-out)特异地封闭基因表达特性,抑制有害基因的表达。如反义RNA、核酶或RNAi等药物。
按照体内和体外可以将基因治疗产品分为两类:体外基因治疗( Ex vivo ):细胞在体外经过改造后输回患者体内,⽐如以慢病毒为载体的LentiGlobin 。体外基因治疗主要步骤:从患者中分离待改造的细胞并进⾏培养;通过载体或者物理化学⽅法将治疗基因导⼊培养的细胞中;筛选成功转化的细胞并培养增殖;将改造好的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体内基因治疗(In vivo ):将基因治疗的材料(正确的基因/反义RNA等)递送到体内,再由这些材料对体内细胞进⾏基因改造,⽐如以AAV为载体的Luxtuma 。体内基因治疗主要步骤:获取/制备⽬的基因;构建⽬的基因-载体复合物;将⽬的基因-载体复合物导⼊⼈体。


FDA将基因治疗产品按照技术⽅式分为五类:质粒DNA基因治疗产品:是指基因⼯程化的、能够将治疗性基因导⼊⼈类细胞的环形DNA分⼦。通常是分离/扩增⽬的基因后将其导⼊到质粒中,然后转染细菌进⾏质粒的增殖,以⽣产⽤于治疗的质粒产品,质粒进⼊细胞核后可转录出mRNA从⽽表达⽬标蛋⽩。⽐如于2019年3⽉在⽇本获批的Collategene,即为搭载肝细胞⽣长因⼦(HGF)的质粒,⽤于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产品:对病毒进⾏改造(⽐如删去复制基因)去除其引发传染性疾病的能⼒,再将⽬的基因通过质粒共培养的⽅式装载到病毒颗粒中,病毒感染细胞进⼊细胞核后释放⽬的基因并转录表达。⽐如于2019年5⽉由FDA 批准上市的Zolgensma,即为搭载SMN1基因的AAV9病毒,递送到神经系统后可表达出SMN蛋⽩从⽽可以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