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公安部力推电子标识上海新增IDC能耗(59页)
智能网联汽车:公安部明确机动车需安装电子标识。公安部起草《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明确规定机动车需按规定安装电子标识。3月24日,公安部起草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中五次提及电子标识,其中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机动车应按规定安装电子标识,并在一百零九条处罚条例之中明确了电子标识与驾驶证、行驶证等其他机动车材料处于同等地位。汽车电子标识标准逐渐成熟,多城市试点顺利。2013开始,公安部和工信部着手规范电子车牌行业,2017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和国标委批准发布了《实施机动车电子标识刘翔国家推荐行标准》,2018年国标委在《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进一步推动了电子车牌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车牌陆续在武汉、深圳、天津和保定多城市试点,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车牌能够实现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电子车牌是汽车的“身份证”,是实现交通控制系统信息准确的关键。电子标识也被称为电子车牌,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无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细分应用,通过在机动车上装一枚电子车牌标签,就能够承载该车辆的相关信息。电子车牌方便了能够对机动车数据的采集和写入,从而起到车辆注册管理、车辆交通管理、车辆安全管理和道路规划管理等功能。电子车牌比ETC更能适应真实路况,未来发展空间较大。电子车牌是基于RFID技术的产物,能够伴随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但是现有国标ETC系统中的车载OBU是有源工作,电池寿命有限。此外,ETC相较于电子车牌而言读取信息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在白毫秒级以上,所以便会要求车辆在需要被ETC读取的时候大大降低车速,而无源式电子车牌的读写距离大且读写时间段,能够真正实现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的效果。
智能网联汽车:滴滴入局互联网造车,用户数据打造核心竞争力。滴滴入局智能汽车潮流,互联网造车再添一员。据4月6日晚点LateePost报道,继恒大、小米纷纷进军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之后,滴滴也已开启造车项目,并由滴滴副总裁杨峻担任负责人。洪流联盟铺设汽车供应链,D1网约车迈出造车第一步。早在2018年4月,滴滴便联合比亚迪、理想和四维图新等31家汽车领域的公司成立了洪流联盟,形成了一张关联汽车供应链的巨大关系网,为滴滴进军造车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滴滴联合比亚迪成立了美好出行(杭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第一款网约车D1,并开发了全新的车及系统——DIIA车机。海量用户数据打造核心竞争力,自动驾驶助力造车计划快速发展。2020年11月,滴滴宣布国内月活用户突破4亿,过去五年的年运送乘客量超过100亿人次,与其他造车势力相比,滴滴在数据能力和市场容量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此外,滴滴于2016年成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部门,并于2019年独立注册了专注自动驾驶技术的滴滴沃芽公司;滴滴沃芽在成立后一年便与北汽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并仅用5个月就推出了第一辆拥有L4级别的具备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