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全球铜产业链概况梳理(19页)
1、铜及铜合金介绍
铜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好、抗磁化、耐腐蚀、易加工等特点,形成合金后还具有其他性能如形状记忆、超弹性、减震性等。其中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白铜是铜和镍的合金,青铜是铜和除了锌和镍以外的元素形成的合金,主要有锡青铜、铝青铜等,紫铜(又称红铜)是铜含量很高的铜,其它杂质总含量在1%以下,即工业纯铜。
2、铜产业链介绍
铜产业链包含了从矿山开采、铜矿冶炼、加工成材、终端消费的整个过程。上游主要是对矿山原矿进行开采和筛选,得到主要原料铜精矿。中游主要是冶炼环节,得到能直接用于加工的精炼铜(这里阴极铜、电解铜、精铜、精炼铜表示同一个含义);其中由铜精矿冶炼得到的精炼铜为原生精炼铜,由回收来的废杂铜冶炼得到的精炼铜为再生精炼铜。下游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将精铜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铜材产品,如铜棒、铜管、铜板带、铜箔等。最后,铜材作为产品进入消费终端,其中最主要的终端是电力、建筑、房地产、电子、交通等行业。
3、铜生产工艺介绍
铜矿开采方面,可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方法。露天开采比地下开采具有开采效率高、成本低的优越性。此外有些矿床,先是露天采矿,后转入地下采矿。铜的冶炼包含原生铜冶炼和再生铜冶炼。原生铜冶炼方面,包括粗炼和精炼两个环节,整体上可以分为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两种工艺。其中火法冶炼的原料适应性强、能耗低、效率高、金属回收率高,其生产的精铜占总产量的80%以上。湿法冶炼设备更简单、生产成本低、无SO2污染,但杂质含量较高、冶炼周期长、效率低、产能规模小、回收率不确定,再加上部分矿种的湿法冶炼存在技术障碍,该方法下精铜产量占比不到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