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中国制造2025增材制造专题-粉末冶金(20页)
历史悠久,现代应用发展迅速。1890年,一种灯泡用钨丝被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造成功,奠定了现代粉末冶金的基础,标志着近代粉末冶金的诞生。20 世纪初,人们用粉末冶金方法制造了钨钼制品、硬质合金、青铜含油轴承、多孔过滤器、集电刷等,至此,整套粉末冶金技术初步形成。20 世纪50 年代以后,粉末冶金技术逐渐运用到各类学科行业,经过各行业之间的渗透融合,开发出一系列以粉末冶金技术为基础的新材料,如:粉末冶金高速钢、特种陶瓷、纤维增强材料等。由于各行业的借鉴融合,一系列新工艺被研发出来,比如:注射成形、温压成形、等静压制等。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新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粉末冶金技术必将向更深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四大工艺,满足产品尺寸与性能的需求。粉末冶金主要有传统法、金属注射成型(MIM)、金属添加剂制造(MAM)、等静压(IP)四种工艺,其中,目前在汽车等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传统法与MIM法。所需的原材料,即粉末冶金混粉,有两种类型,零件生产商使用的自混粉及粉末供应商提供的预混粉。
核心设备决定产品质量。传统粉末冶金工艺有主要的三大工序:制粉,成型,烧结,各个环节均需使用其专用设备。主要应用的设备可分为为制粉设备、成型设备、烧结设备。
高性价比的零件制备方法。根据配方不同,粉末冶金零件的抗拉强度在170~1200MPa之间,相比传统零件制造工艺,其强度比传统锻件要低20~30%,但显著高于普通铸件。与传统工艺相比,粉末冶金零件在成本、尺寸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
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中重要一环。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五大领域被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而粉末冶金工艺作为增材制造最典型的成型方式,也成为了五大工程中重要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