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水稻种子行业深度报告(28页)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口粮中最主要的消费品种。根据《中国居民口粮消费特征变化及安全耕地数量》,2011 年中国居民人均水稻消费量为68.2 kg,占口粮消费总量的54.7%。自1991 年起,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一般稳定在3000 万公顷(4.5 亿亩)左右,在谷物中占比约为32%。根据《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 年)》,到2020 年,我国水稻面积将稳定在4.5 亿亩。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1 年以来水稻总产量略有上升,近年来基本维持在2.1 亿吨。由于玉米产量自2000 年以来大幅上升,水稻产量占比由1991年的46%左右下降到2016 年的36%,在我国的谷类中处十分重要的地位。
水稻单产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 年水稻的单产为6.89 吨/公顷,而小麦和玉米的单产分别为5.39 吨/公顷和5.89 吨/公顷,水稻单产明显高于水稻、小麦。近几年由于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水稻品种改良明显,我国水稻单产仍缓慢增长:2020 年单产有望增长至7.09 吨/公顷,较2015 年增长0.2 吨/公顷;2026 年有望达到7.29 吨/公顷,未来10 年年均递增0.6%。
水稻消费以口粮为主。根据中华粮网数据,2016 年我国水稻消费主要有食用、饲料、工业、种用、损耗和出口等,其中口粮消费量占比84.28%。2016 年口粮消费量比2015 年减少了13 亿斤,而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量趋于增加,总消费量仍稳定在1.8-1.9 亿吨。
水稻产业的上游是农资,即化肥、种子、农药、农机等;中游主要是种植业,也包括水稻的收购、储存及运输等;下游即水稻的加工,加工又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稻米初加工是指通过对稻谷进行清理、脱壳、碾米、烘干、分级、包装等简单处理,制成成品粮及初制品,具体包括大米等。稻米深加工是以大米、糙米、碎米、米糠、稻壳等为原料,采用多种技术,生产处米制品食品等。除了常见米制品食品,米糠还可以用于生产米糠油、米糠醋等,而稻壳可以用于发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