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中国军用飞机产业链全梳理(33页)
资金技术密集、进出壁垒高。上游飞机设计研发是航空产业链的核心部分,投入大、产品研发周期长,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民营公司很难进入,竞争程度较低,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属研究所。
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经过60 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建立完整的航空工业研制生产体系,研发出了以4 个“20”为代表的世界级先进军用飞机。歼-20、歼31 的列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同时研制两款四代机型号的国家。运20 的列装,使我国成为第4 个自主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正在研发的直20,将一举解决我国10 吨级通用直升机缺乏困境。可能研发轰20,使我国战略轰炸能力大幅提升。
军机设计研发机构高度集中、各有所长。军机类型众多,中航集团针对不同机型,划分了若干总体研究所和关键技术研究所,对军用飞机进行重点研发。其中601 所、611 所、650所和602 所等主要研发飞机整机,如歼10、歼20 等战斗机及教练机、直升机等。
中游的飞机制造又可以分为航空材料制造、航空部件制造和总装集成制造三个子产业链。其中,子产业链中的上游航空材料供应商分别为机体、发动机和机载系统提供材料,主要材料包括钛合金、高温合金等。航空航天材料领域呈现高行业壁垒的特点,在技术能力、渠道资源、人才与团队、资质与认证等方面对企业要求较高,从而有效阻碍了新进入者,对业内既有企业形成保护,使业内普遍享有较高毛利。
整机厂分工明确,协调发展。在整机生产行业,中国飞机制造厂分布呈现集团化、规模化、主体化、分类化的特点。各大整机厂生产飞机均按照“所里设计、厂里生产”的步骤进行专业化批量生产。中国整机厂大都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旗下包括成飞、沈飞、西飞三大主流整机厂,还有哈飞、昌飞、洪都、贵飞和通飞等新一代主机厂,与三大主流整机厂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我国军机整机的制造。各总机厂根据军机种类不同划分任务,沈飞和成飞主要生产战斗机,由于我国战斗机占军机数量的50%以上,因而沈飞和成飞在整机厂中占据主体地位;西飞则主要生产运输机和轰炸机,哈飞和昌飞主要生产直升机,洪都和贵飞主要生产教练机,通飞主要生产通用飞机。整体来看,实现了整机这一细分领域的分类化生产和协调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