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工业机器人爆发是必然趋势(44页)
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中的重要种类,应用于多种工业领域。根据应用场景分类,机器人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继续细分,工业机器人可以分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包装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净室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可以分为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种类众多,主要存在三大分类标准。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分类主要存在三大分类标准,按机械结构分类可将工业机器人分为串联机器人、并联机器人;按操作机坐标形式分类可分为圆柱坐标型、球坐标型、多关节型等,该分类是最常使用的分类方式;按程序输入方式分类可分为编程输入型与示教输入型。
工业机器人应用广泛,下游以汽车和3C 为主。工业机器人根据用途可分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处理机器人及喷绘机器人等,广泛应用于汽车、3C 制造领域。其中,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处理机器人等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主要用于电子3C。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迎来高端制造的关键转型,工业机器人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硬件,发展前景广阔。
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逾70%,产业链价值量不均衡度高。减速器系统、伺服系统和控制器系统为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在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减速器系统占36%,伺服系统占24%,控制器系统占12%,三大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高达72%,相较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其他环节,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垄断现象明显,产业集成度高,产业链价值量分布不均衡。
制造业人力成本高企,“机器换人”大势所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力成本不断增加,制造业人员工资逐年提高。制造业从业人员年均工资从2009 年的2.68 万元增长至2017 年的6.45 万元,GAGR11.59%;制造业农民工月均工资从2009 年的1331 元增长至2016 年的3233 元,GAGR13.52%。制造业人工成本节节攀升,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明显冲击,企业为压缩成本转向更经济的生产模式,机器换人大势所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