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智慧城市系列专题报告-新生态、新模式(35页)

智慧城市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微观管理贡献明显,其理念迅速被各国接受。近十多年来,全球城镇化水平较快提升,城市规模快速扩大,但也加大了规划布局、城市管理的难度。联合国人居环境署数据显示,2015 年全球城镇人口数量已经达到 39.57 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4%,其中,发达国家已经达到 78.3%,欠发达国家也已经达到 49%。未来,随着资金、人口、技术等要素的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全球城市化进程将呈现加速态势。按照联合国人居环境署的预测,到 2025 年,全球城镇人口将达到 47 亿人,城镇化率将达到 58.2%。 全球智慧城市进入密集部署期,投资重点向中国、印度等后发国家转移。基于对智慧城市投资效果的认识,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部署。其中,新加坡、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在推广应用,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计划。但近年来,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开始出现变化,开始从先发国家开始向亚洲等后发地区转移,比如中国、印度、越南等,在智慧城市方面的投入都在显著加大。据德勤研究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智慧城市数量达到 500 个,远超欧洲、美国等地区。从智慧城市的应用情况看,亚洲国家主要集中在智能建筑、电子政务以及智慧交通等领域;欧洲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除了政务和交通等领域外,在建筑规划、智慧能源管理上的项目投入也占了较大比重。 新加坡、伦敦、纽约等智慧城市发展领先,规划、技术、应用各有千秋。当前,全球主要城市都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新加坡、英国、美国、日本等城市较早就实施了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并已取得了积极效果。按照国际咨询机构 Juniper Research 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 20 强排行榜,美国有纽约、旧金山和芝加哥等 6 个城市入围,中国有无锡、银川和杭州三个城市入围,其余如新加坡、英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印度、西班牙、巴西、阿联酋各有一个城市入围。 新加坡:继续实施“智慧国”战略,重点部署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智慧化。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也是一个大政府国家,其智慧城市建设更加侧重于公共服务方面。在 1992年提出智慧岛概念之后,在 2006 年,新加坡又启动了“智慧国 2015”发展战略。按照该战略,新加坡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数码媒体与娱乐、教育与学习、金融服务、电子政府、保健与生物医药科学、制造与后勤、旅游与零售等七大经济领域,意图将新加坡建成一个信息技术产业所驱动的智慧国家。2014 年,“智慧国 2015”战略提前完成,紧接着新加坡又启动“智慧国 2025”十年发展战略,重点仍在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方面。其智慧国核心的理念是“3C”:连接(Connect)、收集(Collect)和理解(Comprehend),强调在通信网络、传感网络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共享。 英国伦敦:政府全面推动,智慧交通、能源管理及污染治理应用效果明显。伦敦在智慧城市方面的投入一直较大,建设效果也较为明显。2009 年,英国发布了“数字英国”计划,明确提出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而伦敦不但是英国的首都,同时也长期被视为欧洲金融首都,因此政府对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格外重视。近年来,伦敦市政府先后提出了“电子伦敦”、“伦敦连接”计划以及《智慧伦敦 2020》,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并重点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