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化学纤维-周期行业研究工具书(37页)
化纤全名化学纤维,是指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被广泛应用于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以原材料区分,化纤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以木材、竹子、纸浆、废棉纱等含有天然纤维素的材料为原料,经加聚或缩聚反应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产品包括粘胶短纤、粘胶长丝和醋酸长丝;合成纤维以石油、天然气和煤为原材料,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常用产品包括涤纶、锦纶、腈纶和氨纶等。
近 10 年,对于整个纺服产业链来说,环保督查、供给侧改革和非原料成本上升是影响供给端的重要变量,这也造成了国内化纤产量增速波动率较大,化纤行业里的中小企业都在环保约束和景气度下行周期中被动出清,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未来仍在在扩产的基本都是各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纺织服装企业受人工和土地成本上升的影响,有从江浙一带向东南亚和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迁的趋势。在涤纶的成本结构中,直接人工成本占比持续低于 2%,与下游成衣代工企业的 20%有者天壤之别,这意味着长丝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存在刘易斯拐点后人工成本上升的剧烈冲击,换言之,即无需向东南亚或者我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这意味着,化纤企业之间的竞争核心在于规模优势附带的原材料优势和公用设施共享,与此同时区位优势带来的上下游配套、物流费率优化和客户粘性也至为关键。
化纤行业受整个纺织服装行业景气度影响,研究的关键点在于弄明白未来化纤产业链的驱动因素。作为工业品,企业盈利无外乎量和价的关系,量的方面可以通过新建产能来实现,产品价格则受到原材料成本和产品本身的供需关系影响。供需偏紧时,产品价格趋势向上;供需宽松时,产品价格中枢向下。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对于产品价格支撑显著;原材料价格下跌时,产品价格也会跟随。


